(一)、指雷电。
元 吴昌龄 《张天师》第三折:“吾今宣召天上火、地下火、山头火、霹靂火、炉中火,将你围在中间,立化一池黄水。”
(二)、比喻性情暴躁。
宋 苏轼 《赠陈守道》诗:“争时怒发霹靂火,险处直在嵌巖坑。” 元 尚仲贤 《柳毅传书》第一折:“俺为甚么懒上 凤凰臺 ,羞对鸳鸯浦,则为那霹靂火无情的丈夫。”《清平山堂话本·杨温拦路虎传》:“霹靂火性气难当,城头上勇身便跳。”
霹 pī(ㄆ一)
(一)、〔霹雳〕响声极大的雷。
(二)、〔霹雷〕即“霹雳”。
雳(靂) lì(ㄌ一ˋ)
(一)、〔霹雳〕见“霹”。
火 huǒ(ㄏㄨㄛˇ)
(一)、燃烧,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:火力。火烛。火源。火焰。烟火。火中取栗(喻为别人冒险出力,而自己吃亏上当,毫无所获)。
(二)、紧急:火速。十万火急。
(三)、指枪炮弹药等:火药。火炮。
(四)、发怒,怒气:火暴。火性。
(五)、中医指发炎、红肿、烦躁等的病因:肝火。毒火攻心。
(六)、形容红色的:火红。火腿。
(七)、古代军队组织,一火十个人。
(八)、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