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: 

裹腿枨

裹腿枨读音发音

词语:裹腿枨

词语解释:

拼音:guǒ tuǐ chéng 解释:明清家具部件名称。采用“裹腿做”的枨,叫做“裹腿枨”。桌、椅等腿足的横枨与竖枨端头出榫后,皮子按腿形截割,并在腿外部分别包住腿足,而又相交的做法,名曰“裹腿做”。

词语分字解释:

  • (guǒ)

    guǒ(ㄍㄨㄛˇ)

    (一)、包;缠绕:裹脚。把这包糖裹好。裹足不前。

    (二)、夹带;夹杂:不该把次货裹进去卖。好人坏人裹在一起一时分不清。

    (三)、方言,吸(奶):小孩生下来就会裹奶。奶头被这孩子裹得生疼。

  • (tuǐ)

    tuǐ(ㄊㄨㄟˇ)

    (一)、下肢,在脚的上面,在膝上胯下的称“大腿”,在膝下脚上的称“小腿”。腿脚。

    (二)、器物上像腿的部分:桌子腿儿。

    (三)、特指经盐腌、洗晒、晾挂等工序加工成的猪后腿:火腿。云腿。

  • (chéng)

    枨(棖) chéng(ㄔㄥˊ)

    (一)、用东西触动:枨触(a.触动;b.感动)。

    (二)、古代门两旁所竖的长木柱,用以防止车过触门。

更多

多字词

友情链接:文章网站地图
©2023 工具猴  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