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: 

金雕

金雕读音发音

词语:金雕

词语解释:

金雕俗称为鹫雕、金鹫、黑翅雕、洁白雕等,是一种性情最凶猛,体态最雄伟的猛禽。成鸟的体长为785—1015厘米,翼展达200多厘米,体重2000—5500千克。它的虹膜为栗褐色,嘴的端部为黑色,基部为蓝褐色或蓝灰色,蜡膜和趾为黄色,爪呈黑色。上体为棕褐色,在后头、枕和后颈等部位都有很尖锐的金黄色羽毛,呈披针状,与其他雕类明显不同;下体为黑褐色;灰褐色的尾羽长而圆,具有黑色横斑和端斑,尾羽的根部以及双翼的下面具有白斑,在空中翱翔时非常明显。金雕是一种留鸟,分布较广,遍及欧亚大陆、日本、北美洲和非洲北部等地。在中国的分布的范围也很大,包括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西南,以及东南的局部地区。详细解释 概述 名称:金雕 别名:金鹰、洁白雕、老雕 英文名 : Golden eagle 拉丁文学名:Aquila chrysaetos 界: 动物界 门: 脊索动物门 纲: 鸟纲 目: 隼形目 科: 鹰科 属: 真雕属 种: 金鹰 动物形态 大型猛禽。全长76--102厘米,翼展达2.3米,体重2--6.5千克。体羽主要为栗褐色。未长成时,头部及颈部羽毛呈黄棕色;除初级飞羽最外侧的三枚外,所有飞羽的基部均缀有白色斑块;尾羽灰白色,先端黑褐,长成后,翅和尾部羽毛均不带白色;头顶羽毛加深,呈现金褐色。嘴黑褐色,基部沾蓝。趾、爪黄色。嘴形大而强,头顶暗褐,后颈赤褐色,肩羽色较淡,呈赤褐色,尾上覆羽尖端暗褐,羽基暗褐色,具暗色斑,尾羽先端1/4为黑色,其余为灰褐。飞羽内翈近基部的一半为灰色,具有宽而不规则的黑横斑,次级飞羽呈云石状色,近羽基一半呈灰白色。下体暗褐色。 分布范围 金雕生活在草原、荒漠、河谷,特别是高山针叶林中,最高达到海拔4000米以上。金雕是一种留鸟,分布较广,遍及欧亚大陆、日本、北美洲和非洲北部等地。在中国的分布的范围也很大,包括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西南,以及东南的局部地区。金雕全世界共分化为5个亚种,中国有2个亚种,其中加拿大亚种分布于内蒙古东北部、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等地,分布于其他地区的都属于中亚亚种,其中也可能有一些是旅鸟或冬候鸟。 生活习性 多栖息于高山草原和针叶林地区,平原少见。性凶猛而力强,捕食鸠、鸽、雉、鹑、野兔,甚至幼麝等。繁殖期在2~3月间,多营巢于难以攀登的悬崖峭壁的大树上,每窝产卵1~2枚,青白色,带有大小不等的深赤褐色斑纹。孵卵期44

词语分字解释:

  • (jīn)

    jīn(ㄐ一ㄣ)

    (一)、一种化学元素,符号Au,原子序数79,黄赤色,质软:黄金。金子。金笔。

    (二)、金一类的,具有光泽、延展性,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(汞除外)。:金属。五金(旧指金银铜铁锡)。合金(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)。金文(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,旧称“钟鼎文”)。

    (三)、钱:现金。基金。挥金如土。

    (四)、指兵器或金属制的乐器:金革(兵器甲铠的总称,引申指战争)。金声(a.钲声;b.钟声)。金鼓(锣鼓)。

    (五)、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

    (六)、喻尊贵、贵重、难得、持久、坚固、有光泽等:金兰(友情深)。金刚(梵语意译,喻牢固、锐利、能摧毁一切)。金瓯(a.盛酒器;b.喻疆土完整)。金城汤池。

    (七)、一些动、植物因颜色似金而得名:金鱼。金乌(太阳)。金龟。金丝猴。

    (八)、中国朝代名:金代。

    (九)、姓。

  • (diāo)

    diāo(ㄉ一ㄠ)

    (一)、鸟类的一属,大型猛禽,羽毛褐色,上嘴勾曲,视力很强,利爪,能捕食山羊、野兔等(亦作“鹫”):雕悍。一箭双雕。

    (二)、刻竹、木、玉、石、金属等:木雕。浮雕。玉雕。雕版。雕龙(指善于撰写文章)。雕镌。雕塑。雕虫小技。

    (三)、有彩绘装饰的:雕弓。雕鞍。雕青(在人体上刺花纹,涂上青色)。

    (四)、同“凋”。

更多

多字词

友情链接:文章网站地图
©2023 工具猴  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