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:劫余
(一)、亦作“刦餘”。谓灾难之后。
周咏 《感怀》诗之六:“举目 新亭 挥掬泪,刦餘谁是济时才?” 徐迟 《火中的凤凰》:“劫馀藏书还是那末多,拖住了他的腿。”
劫余,读音jiéyú,是汉语词汇,解释为劫掠后的残余、灾后余下。
劫 jié(ㄐ一ㄝˊ)
(一)、强取,掠夺:劫掠。洗劫。劫道。劫富济贫。
(二)、威逼,胁制:劫持(要挟,挟持)。劫制。
(三)、灾难:劫数( shù )(佛教指注定的灾难)。劫难( nàn )。浩劫(大灾难)。遭劫。劫后余生。
余(餘) yú(ㄩˊ)
(一)、我:“余将老”。
(二)、剩下来的,多出来的:剩余。余粮。余兴。余悸。余孽。节余。余生。余荫(指前人的遗泽,遗留的庇荫)。余勇可贾(gǔ)(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)。
(三)、十、百、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:十余人。
(四)、后:“劳动之余,欢歌笑语。”
(五)、农历四月的别称。
(六)、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