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、忽然;迅速地。
唐 白居易 《与微之书》:“平生故人,去我万里;瞥然尘念,此际暂生。” 明 高明 《琵琶记·琴诉荷池》:“嫩緑池塘梅雨歇,薰风乍转,瞥然见新凉。” 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姑妄听之一》:“道士拍界尺一声,即有数小人,长八九寸,落局上,合声演剧……一齣终,瞥然不见。” 苏曼殊 《碎簪记》:“余辞 庄湜 归,途中见一马车,瞥然而过。”
piē rán ㄆㄧㄝ ㄖㄢˊ瞥然忽然;迅速地。 唐 白居易 《与微之书》:“平生故人,去我万里;瞥然尘念,此际暂生。” 明 高明 《琵琶记·琴诉荷池》:“嫩绿池塘梅雨歇,薰风乍转,瞥然见新凉。” 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姑妄听之一》:“道士拍界尺一声,即有数小人,长八九寸,落局上,合声演剧……一出终,瞥然不见。” 苏曼殊 《碎簪记》:“余辞 庄湜 归,途中见一马车,瞥然而过。”
瞥 piē(ㄆ一ㄝ)
(一)、短时间地大略看看:瞥见。瞥了一眼。
然 rán(ㄖㄢˊ)
(一)、对,是:然否。不然。不以为然。
(二)、以为对,答应,信守:然纳(以为对而采纳)。然诺(许诺,信守诺言)。
(三)、这样,如此:当然。然后。然则。
(四)、表示一种语气(a.表决定,犹焉,如“寡人愿有言然”;b.表比拟,犹言一般,如“如见其肺肝然”)。
(五)、用于词尾,表示状态:显然。忽然。飘飘然。
(六)、古同“燃”。